汉字“震”作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从最初的雷击之意,到后来的震动、震撼,这个字在汉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小编将深入探讨“震”的拼音、含义及其在汉字文化中的地位。
1.汉字“震”的基本信息
(1)汉字起源 震”字始收录于《说文解字》,其具体起源时间不详。据文献资料,该字的本义是雷击,一说本义指霹雳。
(2)汉字演变 从古至今,“震”字的形态经历了多次演变。最初,其形态较为简单,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模样。
2.“震”的拼音与读音
(1)拼音 震”的拼音为“zhèn”。
(2)读音 震”字的读音较为简单,读作“zhèn”。
3.“震”的部首与笔画
(1)部首 震”字的部首为“雨”。
(2)笔画 震”字的总笔画数为15画。
4.“震”的基本字义
震”字的本义是雷击,如《左传·隐公九年》中提到的“大雨震电”。(2)震动 震”字还引申为震动,如“震响”、“震动”。
(3)威慑 震”字还有威慑之意,如《过秦论》中的“余威震于殊俗”。
5.“震”的用法与例句
(1)疾雷使物体振动 震夷伯之庙”中的“震”,表示疾雷使物体振动。
烨烨震电”中的“震”,表示雷。(3)巨大的力等使物体剧烈颤动 震撼”、“震荡”、“震颤”、“震响”、“震动”等词语中的“震”,均表示巨大的力等使物体剧烈颤动。
6.“震”的文化内涵
(1)八卦之一 震”亦是八卦之一,卦形是,代表雷。
(2)六十四卦之一 震”又为六十四卦之一,震下震上。
7.“震”的异体字
“震”字的异体字为“誫”,拼音同样为“zhèn”。
汉字“震”作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其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用法使其在汉语中具有重要地位。从雷击到震动,从威慑到八卦之一,“震”字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汉字文化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