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怎么读,颤怎么读拼音

2025-03-05 16:23:14 59 0

汉字“颤”的多重含义与读音

汉字“颤”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和多种读音,它不仅是一个常用的汉字,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颤”字的多种读音、释义以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1.读音解析

1.1拼音chàn

-颤动;发抖:例如,“颤抖”表示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哆嗦;发抖:如“树枝在寒风中颤动”。

抖动摇晃:常用来形容老年人走路的样子,如“颤巍巍”。

1.2拼音zhàn

-发抖:单纯指身体或物体因寒冷、紧张等原因而发生的抖动。 通“惮”:表示惧怕、惊恐。

2.繁体字与音韵

2.1繁体字

-“颤”的繁体字为“顫”,在古文中,其含义与“颤”相同。

2.2音韵参考

-《广韵》中“颤”的读音为“之膳切”,属于平声。

在《平水韵》中,“颤”属于上声十六铣和去声十七霰。

粤语中的发音为“zin3”,闽南语中的发音为“chian3”、“chun1”。

3.相关组词

3.1颤振

-弹性结构在均匀气(或液)流中受到空气(或液体)的冲击而产生的振动。

4.成语应用

4.1惊颤

-发音:jīngzhàn

基本含义:惊恐、害怕的样子。

详细解释:形容人或物因恐惧、紧张而颤抖。

使用场景:常用于形容人在恐惧、紧张或惊讶时的表情和动作。

5.文学与应用

5.1文学中的“颤”

-在文学作品中,“颤”字常被用来描绘人物的情感状态,如恐惧、紧张或感动等。 例如,在金·王吉昌的《永遇乐》中,“知剑刚锋,百魔剿退,胆惊心颤”生动地描绘了战斗场面的紧张气氛。

汉字“颤”的多重含义和读音展现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从简单的发抖到复杂的情感表达,每个读音和释义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意义。通过深入了解“颤”字,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掌握汉语,还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