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儿童诗两首教学实践与心得
1.激发学习兴趣,营造阅读期待
在《咏柳》这首诗的教学中,我巧妙地以“为什么作者把春风比作剪刀?这把剪刀裁出了什么?”的问题切入,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问题不仅营造了阅读期待,而且最终统领了全诗的教学。通过这种引导,学生们不仅理解了诗歌的内容,还体会到了诗歌的美感。
2.引导学生思考,走进诗人内心世界
《春日》一诗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思考:作者是在怎样地寻找春天,他的心情如何?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们不仅走进了诗歌,也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种“一裁一寻”的教学方法,使得两首诗互为注脚,相得益彰。
3.想象补白,拓展诗歌内涵
在儿童诗教学中,想象补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我想》这首诗的教学中,孩子们通过想象,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接在柳树根上,这样的想象不仅拓展了诗歌的内涵,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
4.比较分析,深化诗歌理解
在《儿童诗两首》的教学中,我先让孩子从整体上比较两首诗的不同,如第一首是分小节写的,全文只有一个标题,而第二首诗有三个。通过这样的比较分析,学生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诗歌的特点。
5.体会押韵,发现诗歌韵脚
在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押韵是至关重要的。在《儿童诗两首》的教学中,我引导孩子们发现诗的韵脚,这样的教学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了诗歌的韵律美。
6.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在儿童诗教学中,我们想尽办法让学生能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去学习。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7.关注情感,树立正确价值观
在诗歌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诗歌的内容,还要关注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例如,在《咏鹅》这首诗的教学中,我重点指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通过以上反思,我深刻认识到,在儿童诗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拓展诗歌内涵、深化诗歌理解、创设情境、关注情感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将这些方面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高儿童诗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