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在处理***秘密和个人信息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保护这些信息的安全,确保***利益和社会稳定,我国制定了《保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在此基础上,各级机关、单位和企业也制定了各自的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以下是对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的详细解读。
1.法规依据与保密法规精神
根据《保密法》和《国保发1号》文件等相关保密法规精神,制定本规定,旨在保护计算机处理***秘密的安全。
2.涉密计算机操作人员的保密知识
涉密计算机操作人员必须掌握保密基本知识,熟悉保密法规,这是确保计算机保密管理工作的基础。
3.涉密计算机的存储与管理
计算机处理的秘密信息及存储设备必须严格管理,不得在非涉密计算机或设备上存储和处理。
4.机关、单位的保密工作主体责任
机关、单位承担本机关、本单位保密工作主体责任,要将保密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明确保密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5.十个管好原则
机关、单位应坚决做到“十个管好”,包括管好人员、管好设备、管好信息、管好技术等。
机关、单位要加强全员保密宣传教育,确保涉密计算机操作人员掌握保密知识,遵守保密规定。
各部门应根据实际用途和所处理信息的密级,将计算机及其网络进行分类管理,确保设备安全。
涉密信息不得在与国际互联网联网的计算机中存储,确保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防止信息泄露。
保密工作责任
明确保密工作的责任人和责任范围,确保保密工作落到实处。
安全保密产品管理
规定安全保密产品和保密技术装备的保密管理要求,确保其安全可靠。
信息公开保密审查
细化信息公开保密审查要求,确保信息公开工作合法合规。
涉密会议活动管理
完善涉密会议活动保密管理,确保会议信息不外泄。
涉密数据管理
明确涉密数据保密管理制度和风险防范措施,确保数据安全。
涉密人员管理
细化涉密人员岗前、在岗和离岗保密管理要求,完善涉密人员权益保障等制度。
公司管理制度制定意义
公司制定管理制度,确保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执行,避免形同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