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充满智慧的经典文章,通过邹忌以自身经历讽谏齐威王的故事,展现了古代***智慧与谏言的艺术。小编将围绕教案的三课时内容,详细解析课程目标、学习重点以及教学策略。
1.课程目标与内容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重点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作归纳,如“朝孰、诚、方、善、间”等。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2.能力目标: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战国策》的相关背景,认识管仲及其思想,从中汲取谏言的智慧和价值。课程内容: 本课程将从邹忌的身份背景、讽谏的具体过程以及齐威王纳谏后的结果等方面展开教学,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古代***智慧,提高文化素养。
2.教学策略与实施
一、导入,走近文本
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文问题。
方法:教师简要介绍邹忌其人及其讽谏齐威王的故事,提出“良药未必苦口,忠言未必逆耳”的观点,引发学生思考。二、指导问题推想
目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邹忌讽齐王的原因、过程及结果。
1.邹忌讽齐王的起因:邹忌以自己受蒙蔽之事讽谏齐威王,启发齐威王省悟到纳谏的必要性。
2.邹忌讽齐王的过程:邹忌用自己的切身体会,以事设喻,巧妙地规劝齐威王。
3.邹忌讽齐王的结果: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颁布政令,悬赏求谏,***清明,齐国国势强盛。三、作业布置
目的: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内容:完成课时练习,复习文言文内容,撰写心得体会。3.优秀教案示例
教案篇1:
知识教育目标:
1.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作归纳。
2.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4.了解《战国策》的有关背景。
教学过程:
1.朗读课文,了解邹忌讽齐王的故事。
2.分析邹忌讽齐王的原因、过程及结果。
3.学习文言文内容,进行课堂练习。通过以上三课时的教学,学生将深入理解《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掌握古代***智慧,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