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点富,慢点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2025-02-26 16:51:34 59 0

公众投资秩序,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慢点富,慢点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案例警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重罚

2023年,安徽省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马某和陈某敏进行审判,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判处马某无期徒刑,剥夺***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判处陈某敏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八万元。此案例警示我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严重后果不容忽视。

投资风险提示:警惕虚构集资用途

检察机关提示,投资者要高度警惕虚构集资用途的行为。例如,一些“以房养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系列案,涉案63套房产共办理抵押贷款3亿余元,其中11套涉及助贷中介机构。这些案例提醒我们,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

网贷平台风险:资金池与身份核查

一些网贷平台通过将借款需求设计成理财产品出售给出借人,或者先归集资金、再寻找借款对象等方式,使出借人资金进入平台的中间账户,形成资金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些网贷平台未尽到身份真实性核查义务,未能及时发现甚至默许借款人在平台上以多个虚假名义发布大量借款信息。

被告人行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在另一起案件中,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被告人严某林、张某龙、钟某奇了解及控制公司的财务,不能认定3名被告人对投资人资金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故3名被告人的行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此案例表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并非仅限于资金占有目的,还需考虑被告人对公司财务的了解和控制程度。

助力法治体系建设:反洗钱法修订

为助力法治体系建设,最高检积极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修订工作,协助***人民银行参与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关于资产追缴国际标准修订。发布两批共11件惩治洗钱犯罪典型案例,推动对洗钱犯罪法律适用问题形成共识。

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犯罪高发

近年来,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犯罪多有发生,严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对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等部门合力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2023年起诉该类犯罪1932人,今年上半年起诉343人。此案例提醒我们,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犯罪不容忽视。

虚拟货币投资风险:高额回报诱饵

被告人林某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以投资虚拟货币为名,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扰乱公众投资秩序,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此案例再次提醒我们,投资需谨慎,切勿被高额回报所诱惑。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危害不容忽视。投资者在投资理财时要提高警惕,谨慎选择投资渠道,避免陷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陷阱。监管部门也要加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保护公众财产安全。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