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剧情介绍
在清朝的众多廉吏中,于成龙以其清廉一生、勤政为民而闻名。这部电视剧《于成龙》讲述了主人公于成龙的一生,展现了他从一名贫寒子弟成长为一代廉吏的传奇故事。
1.初入仕途,满目荒芜
电视剧一开始,于成龙来到罗城,面对满目荒芜的景象,他意识到治理这里,爱心比才能更为重要。他动员百姓清理县城,让大家重拾希望。随后,他身先士卒,亲自参与劳动,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和爱戴。
2.治理漕运,户部没钱
在纪晓岚四——81集中,于成龙面临治理漕运的困境。由于户部没钱,他巧妙地利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漕运难题。这一段剧情展示了于成龙清醒的头脑和卓越的治理能力。
3.严于律己,清廉一生
“这样清正廉洁的故事还有很多,于成龙严于律己,清廉一生,对今天的***员干部仍有镜鉴意义。”安国寺于成龙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讲解员李娜这样评价于成龙。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于成龙抵任两江总督后,面对江南吏治腐败、奢靡侈丽之风,他自己历仕以来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经验,以身作则,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4.创设遥课制度,解决贫寒子弟上学难题
在密县,于成龙创设了遥课制度,相当于今天的函授教育。每月初一和十五集中在书院讲两天课,余下时间让学生在家一边务农一边学习。这一制度解决了贫寒子弟不能到书院上学的难题,为当地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5.出身贫寒,励志自强
万历四十五年,石洲古城,于成龙呱呱坠地于一没落官宦门庭。他的先祖曾显赫巡抚之位,至其父于时煌,却仅得九品微职。于成龙幼时丧母,父再娶继母。他视继母如亲,励志自强,最终成为一代廉吏。
6.三藩之乱,临危受命
在康熙十二年,爆发了历史上很有名的“三藩之乱”。于成龙被调往湖广武昌府主理政事,面对严峻的局势,他临危受命,勇敢地承担起保卫***的重任。
7.一代廉吏,永载史册
于成龙,字北溟,别号子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离石)人。生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四月。他出身于一个官宦家庭,其先祖和父亲都在明朝做过官。据史料记载,于成龙是一位清官,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于成龙》这部电视剧,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为基础,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于成龙这位一代廉吏的生平事迹,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