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其危害范围广泛,影响深远。以下是关于泥石流的危害及其范围的详细介绍。
泥石流的频繁发生与灾害
1.高频率泥石流沟的影响泥石流灾害大部分是由高频率泥石流沟引起的。例如,云南东川蒋家沟每年发生的泥石流可达几十次。据粗略统计,该地区大型泥石流引发的灾害在历史上就达七次之多。
泥石流的群发性灾害
2.局部大暴雨引发的群发性灾害局部大暴雨笼罩的区域通常在几百至千多平方千米。这种暴雨正好是我国山区一个小流域的范围。例如,云南大部分地区的最大24小时暴雨为100~150毫米。
泥石流对人类生活的危害
3.对乡村、城镇的破坏泥石流最常见的危害之一是冲进乡村、城镇,摧毁房屋、工厂、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场所设施。它不仅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
泥石流对交通的影响
4.对交通设施的破坏泥石流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泥石流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的翻覆或颠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泥石流的形成原因
5.滥伐乱垦的后果滥伐乱垦会使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护,土体疏松,冲沟发育,大大加重水土流失,进而破坏山坡的稳定性,导致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最终容易产生泥石流。
泥石流易发地区
6.泥石流易发地区泥石流多发生在以下地区:环太平洋褶皱带(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区。这些地区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势陡峻,沟床纵坡降大,流域形态便于水流汇集。
泥石流的破坏力
7.泥石流的破坏力泥石流流体具有较强的粘滞力、运动能量和破坏力,在破坏方式上侧重于冲压、撞击和淤埋。它摧毁沿途的建筑物、构筑物和树木等一切障碍物,人员被冲撞淤埋后生还机会很小。泥石流进入河道后产生淤堵效应,显著抬高洪水位,导致主河道洪水冲淹范围扩大。
泥石流与次生灾害
8.次生灾害的发生台风、暴雨所引发的次生灾害主要包括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在地质状况较为脆弱的地区,特大暴雨加剧了在迎风坡上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的风险。
对泥石流的防范措施
9.防范与应对对于泥石流易发地区,应加强地质监测,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加强对山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严格控制滥伐乱垦行为,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泥石流的危害范围广泛,不仅对人类生活造成严重破坏,还对交通、生态环境等产生深远影响。对泥石流的防范和应对工作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