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怎么回事,房颤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危害呢

2025-03-10 01:19:20 59 0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心***的心房部分电生理活动变得混乱和不规则,导致心房无法有效泵血。以下是关于房颤的详细介绍及其危害:

.房颤(AtrialFirillation,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生与心房内的电活动异常有关。在正常情况下,心***的心房和心室协调工作,心房收缩将血液泵入心室,再由心室泵出至全身。而房颤时,心房内的心肌细胞无法正常、有序地进行收缩,导致心房无法有效泵血。

房颤的症状

.房颤的症状与基础心***病有关,也与心室率快慢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气短、胸闷、乏力等症状,尤其在体力活动后心室率明显增加。老年患者由于脑缺氧及迷走神经亢进,还可能出现晕厥。

房颤的分类

.房颤根据发作的持续时间可分为持续性(或慢性)心房颤动和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症状与基础心***病有关,而阵发性心房颤动则可能没有明显症状。

房颤的危害

.房颤最大的危害是可能引起脑卒中(脑血栓)及其它血栓栓塞事件。由于心房在房颤状态下无法有效收缩,血液在心房内滞留,形成血栓。血栓有可能脱落并随血流进入全身,增加了中风和其他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

房颤的诱发因素

.房颤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

1.高龄:随着年龄增加,房颤发病率也逐年增加,80岁以上人群房颤发病率高达10%。

2.高血压:长期血压控制不良会增加房颤风险,这与长期心房压力升高,导致心房增大有关。

3.心***瓣膜病:最常见于二尖瓣狭窄患者,也有一些二尖瓣关闭不全或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的患者。

4.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可能导致心***电生理活动异常。

5.饮酒过量:长期饮酒过量也可能增加房颤的风险。

房颤的治疗

.房颤的治疗主要包括抗凝治疗、心律控制治疗和心房复律治疗。抗凝治疗是房颤治疗的重中之重,可以显著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症状包括心悸、气短、胸闷、乏力等,严重时可能引发脑卒中等严重后果。了解房颤的成因、症状和危害,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