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仲裁法,土地仲裁法全文完整版

2025-03-07 01:28:31 59 0

土地仲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仲裁法》是一项旨在规范土地纠纷处理程序,保障土地权益的法律。该法明确规定了土地仲裁的原则、程序和责任,对于维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1.仲裁***会的组成与职责

仲裁***会组成人员、仲裁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遵守章程和规则。

-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十七条,农村土地承包仲裁***会的组成人员和仲裁员必须依法履行职责。

遵守规则:必须遵守农村土地承包仲裁***会的章程和仲裁规则。

禁止行为:不得索贿受贿、徇私舞弊,不得侵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违法处理:如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等违法违纪行为,将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2.仲裁申请与仲裁程序

当事人申请仲裁,需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

-仲裁协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仲裁申请书:第二十二条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时,需向仲裁***会递交仲裁申请书及副本。

仲裁期限:第二十四条规定,仲裁***会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各级人民***应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规划依据:第十五条指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应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

规划期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由***规定。

上下级关系: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依据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编制。

4.禁止违法占用耕地

禁止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

-违法行为:第七十五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进行上述活动,破坏种植条件的,将受到法律制裁。保护措施: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以保护耕地资源。

5.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当事人可以向仲裁***会申请仲裁。

-纠纷类型:第二条规定,家庭承包方式发生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取得纠纷、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等,均可以仲裁。仲裁规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适用相关规则,保障当事人权益。

通过以上各点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仲裁法》的重要内容和具体操作流程,这对于维护土地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