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唯心造,一切唯心造应作如是观

2025-02-16 12:31:18 59 0

一切唯心造,一切唯心造应作如是观

1.心生万法,万法皆由心造

《华严经》中有云:“三界所有,皆源于一心。”这句话深刻地阐述了宇宙间的一切现象,无论是物质的存在还是精神的体验,都源于我们的心。我们的心是万法的源泉,心念一动,万物随之而生。

2.心与道、佛的关系

道是形而上的本体,佛是生命的本觉,心是认知的本源。《般若心经》中提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虚云禅师进一步阐释道:“道可道,非常道。道是无形无相的本体,与心息息相关。”

3.心生法生,心灭法灭

心生法生,心灭法灭。这句话揭示了心的能动性。心的存在与否,决定了法的存在与否。本来无生,唯识无境。这意味着,一切法的产生和消亡,都是心的作用。

4.佛法真义:精进非懈怠,积极非消极

佛法真义并非消极避世,而是精进非懈怠,积极非消极。佛法的目的是自度度人,使皆离苦得乐。正如虚云禅师所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种精神是佛法真义的体现。

5.观染染者品第六

《观染染者品第六》中提到,若离于染法,先自有染者,因是染欲者,应生于染法。若无有染者,云何当有染?若有若无染,染者亦如是。染者及染法,俱成则不然。染者染法一,一法云何合。这段经文强调了心与染法的相互关系,以及心性清净的重要性。

6.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

古云:“立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这句话意味着,当我们能够观照心性时,就能够具足一切佛法。这种心性不在内、外、中间诸处,亦非过去、现在、未来,亦非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缘生,即空。

7.心即涅槃,非心之外另有涅槃可得

当你认为有个涅槃可证时,就是认为心之外另有一个涅槃可得。其实,你的心就是涅槃,不是在你的心之外另有涅槃可得。这里的涅槃也可作“佛”解。一旦你有涅槃可证时,就是把心与涅槃分开了。

8.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个偈子诵十年,就可以如实解悟‘一切唯心造’。别人给你用文字解释的,你看了也没神马意义。

9.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法”是一个有多种意义的词,在这里所说的“法”,就是佛教中所指一切存在,有形的和无形的,心法和色法等等。佛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不是上帝创造的,都是我们自己的“心”创造的。

10.真心出生万法,是佛法第一义

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如能真实现观法界本为真心所造,能现观此真心出生万法的微妙运作;则是了知“三世一切佛”的人,这样的人,必定是明心见性具足,乃至进入初地的菩萨。而这个“真心”,是“三世一切佛”赖以成佛的根本,是佛法第一义。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