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C61850
IEC61850是一种通信规范,它定义了一系列标准,旨在改善电力系统的远动无缝通信。它不仅是一种通信协议,还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方式来描述设备和系统,融合了现代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的新成果。
1.规约介绍
1.1101规约
《IEC-870-5-101:1995》是IEC61850系列规约中的一种,它主要用于电力系统中的数据采集和监控。
1.2103规约
《IEC-870-5-103:1997》是一种面向对象的通信规约,它定义了数据交换的模型和语法。
1.3104规约
《IEC-870-5-104:2000》是IEC61850系列规约中的一种,它主要用于电力系统中的保护功能。
2.软件界面与报文示例
2.1软件界面
软件界面是IEC61850协议中用于人机交互的部分,它允许用户查看和控制设备。
2.2报文示例
报文示例是IEC61850协议中用于数据传输的部分,例如“03&
第1帧报文&
--数据帧:U帧:测试确认...”。3.逻辑节点命名规范
3.1逻辑节点定义
IEC61850定义了逻辑节点的命名规范,逻辑节点名必须以IEC61850标准第7-4部分定义的逻辑节点类名为基础。
3.2前缀添加
厂商可以自由地在类名前添加前缀,如C、C、HH等。
4.模型定义
4.1智能设备定义
IEC61850协议标准和之前的101、104协议最大的区分就是在模型这里,模型可以说是一个变电站里面的智能设备的定义。
4.2网络连接信息
模型中定义了网络连接信息,包括数据上报方式、设备访问控制点等。
5.IEC61850服务类型
5.1MMS服务
MMS服务在传输机制上采用客户端-服务端的模式,是IEC61850中最常用的服务。
5.2GOOSE/SV服务
GOOSE/SV服务采用发布方-订阅者的模式,适用于数据流量大、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
6.IEC61850与传统通信协议的差异
6.1系统描述
IEC61850标准不仅仅是一种通信协议,在应用适当通信服务之前,它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方式来描述设备和系统。
6.2面向对象设计
IEC61850标准融合了现代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的新成果,面向对象设计用于设计分层对象数据模型。
7.IEC61850的应用价值
7.1改善设备数据集成
IEC61850作为制定电力系统远动无缝通信系统基础能大幅度改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设备数据集成。
7.2节约成本和时间
IEC61850能减少工程量、现场验收、运行、监视、诊断和维护等费用,节约大量时间。
7.3增加自动化系统使用期间的灵活性
IEC61850增加了自动化系统使用期间的灵活性,解决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产品的互操作性和协议兼容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