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校外培训机构在我国教育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存在违规办学、侵害学生权益等问题,为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保障学生合法权益,我国发布了《校外培训机构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小编将详细介绍该办法的主要内容。
1.立法目的与原则
《办法》旨在使校外培训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促进校外培训健康发展。在立法原则上,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
2.行政处罚实施主体
校外培训行政处罚由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实施。校外培训主管部门与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应建立信息互联互通、协作配合、结果反馈的工作机制。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也可实施行政处罚,县级校外培训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乡镇街道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
3.擅自举办校外培训机构认定情形
《办法》第十七条列明了擅自举办校外培训机构的认定情形。包括: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未经审批开展校外培训;线下培训有专门的培训场所或线上培训有特定的网站或应用程序;有2名以上培训从业人员;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分工等。
4.《办法》的实施与落实
《办法》深入贯彻***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办法》全文公布,标志着我国校外培训机构行政处罚工作正式实施。
5.信息互联互通与协作配合
校外培训行政处罚由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实施时,校外培训主管部门应与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建立信息互联互通、执法过程协作配合、执法结果及时反馈的工作机制,确保行政处罚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6.加强对乡镇街道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
校外培训行政处罚由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实施时,县级校外培训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乡镇街道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确保校外培训机构合法经营,保障学生权益。
《校外培训机构行政处罚暂行办法》的出台,对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保障学生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加强协作,确保《办法》得到有效落实,为我国教育事业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