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频原理,展频调制频率

2025-03-05 19:08:02 59 0

展频原理与展频调制频率是无线通信领域中的关键概念,它们对于信号处理和干扰抑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编将深入探讨展频技术的原理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

1.展频的工作原理

展频,即扩展频谱技术,其核心思想是将单点能量分散到频带内,从而减小电磁干扰(EMI)。这种技术是无线通信中常用的手段,能够有效提高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调变幅度与展频方式

在进行展频时,调变幅度有三种方式:中间扩频、向下扩频和向上扩频。中间扩频指的是展频时钟的平均频率与源时钟频率相同,而向下扩频和向上扩频则分别指展频时钟的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与源时钟频率相同。

3.声光调制技术

声光调制(AOM)是展频技术中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其关键元素是透明晶体(或一块玻璃),光通过该晶体传播。压电换能器激发的声波频率约为100MHz,声波波长通常在10μm至100μm之间,声功率为1W至10W。

4.展频的应用

展频技术不仅对时钟振荡频率(基波)有抑制作用,对高次谐波的峰值也有抑制作用。如果把展频作为ASIC或CU的时钟源,展频不仅对ASIC或CU自身的EMI辐射噪声有抑制作用,还能降低外部干扰对系统的影响。

5.展频晶振系统

相对于其他EMI抑制技术而言,展频晶振系统化特点是其最主要的优点。由展频晶振产生的信号,能够在多个频率上分散能量,从而有效降低EMI的影响。

6.硬件支持与调变幅度

在进行展频之前,请首先确保硬件支持该功能。进行展频时,一般调变幅度有两种方式,即中间扩频(Centersread)和向下扩频(Downsread)。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调变幅度不能过大,否则可能导致信号失真。

7.阻抗与频率的关系

在频率较低时,电路阻抗较大,电流较小,R作为信号输出电压较小。在频率较高时,电路阻抗较小,电流较大,R作为信号输出电压较大。在截止频率上,R与C阻值近似,信号源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发生变化。

8.频谱分析仪上的参数San

扫描带宽是可以由我们自己来设置的,它对应的就是频谱分析仪上的参数San。扫描带宽的设置对于分析信号的频谱分布至关重要。

通过以上对展频原理和展频调制频率的详细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及其重要性。展频技术不仅能够提高通信质量,还能有效抑制干扰,确保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