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校外线上培训,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

2025-02-26 18:22:02 59 0

规范校外线上培训,共筑教育和谐环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校外线上培训行业日益繁荣,但也出现了一些乱象。为了规范校外线上培训,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下是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相关内容:

1.明确非学科和学科类分类管理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参加的学科类培训,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

非学科类培训则涵盖了艺术、体育、科技等其他领域。

2.实施备案审查制度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马嘉宾指出,实施备案审查制度是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管的重要手段。

日常监管主要针对当前校外线上培训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时长、培训人员、信息安全、规范经营等五个方面。

3.规范教学行为

教学不得超纲超时,授课人员需具备教师资格。

《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线上培训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

4.严控学科类培训时间

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学科类培训时间不得与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点30分,线上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点。

5.加强监督执法

教育部等部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做好寒假期间校外培训治理工作。

各地要加强监督执法,健全校外培训执法体系,严格查处违规违法校外培训行为。

6.贯彻落实***“双减”政策

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依法深化校外培训治理。

教育部等部门印发《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旨在促进校外线上培训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规范校外线上培训是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通过明确分类管理、实施备案审查制度、规范教学行为、严控培训时间、加强监督执法等措施,我们可以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