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鱼草,一种常见于农村的野草,其形象优美,枝叶繁茂,花穗娇巧可爱,既是一种观赏植物,又具有药用价值。以下是关于醉鱼草的详细介绍。
1.醉鱼草的别名 醉鱼草的别名众多,如三仙菜、星宿草、鼓丁草等,不一而足。在《中华本草》中,它被称作醉鱼草,汉语拼音为zuiyucao。它还有鱼尾草、醉鱼儿草、(木鹿)木、闹鱼花、痒见消、四方麻、阳包树、鱼鳞子、药杆子、驴尾草、羊尾巴、防痛树、鸡公尾、***鱼藤、鲤鱼花草、药鳗老醋、野巴豆、老阳花、萝等别名。
2.醉鱼草的形态与分布 醉鱼草属于菊科,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因此也被称作“鱼眼菊”。它的形象优美,枝叶繁茂,丛丛簇簇绿意盎然,且生有粉紫色小花聚合成花穗,娇巧可爱,煞是好看。醉鱼草主要分布在南方多省,如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
3.醉鱼草的药用价值 醉鱼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根茎有***,能引起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但经过适当加工后,醉鱼草可以入药,具有清热解***、祛风除***、止痛等功效。在中医中,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
4.醉鱼草的观赏价值 醉鱼草的观赏价值不容忽视。它的枝叶繁茂,花穗娇俏,是公园常用的观赏植物。在一些地方的花市,也会因贩卖醉鱼草而热闹非凡。大叶醉鱼草(uddlejadavidii)也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其落叶灌木多数小聚伞花序集成穗状圆锥花序,遍及荒地及花园。
5.醉鱼草的采收与加工 醉鱼草的采收加工较为简单。一年可采收2-3次,6月底地上部封垅时采收下部老叶,以利通风透光。7月收第2次留茬20cm左右。8月割下地上部分并挖根。分别晒干或60℃低温供干备用。
醉鱼草是一种具有多重价值的植物。它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具有观赏价值,是农村常见的野草之一。在了解醉鱼草的我们也应关注其生态环境,保护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