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设防目标,抗震设防目标三个水准是什么

2025-02-24 10:36:06 59 0

抗震设防目标,抗震设防目标三个水准是什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物的抗震设防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明确规定,抗震设防烈度在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防。抗震设防通常通过三个环节来达到:确定抗震设防要求、抗震设计、抗震施工。抗震设防目标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以下是详细解读。

1.抗震设防烈度与地震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是指根据地震参数区划图,按照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来确定的。这个烈度是一个地区抗震设防的基准,用于指导建筑物的抗震设计。通常情况下,抗震设防烈度是指建筑物在设计和建造时需要考虑的地震破坏程度。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破坏力的一个指标,它反映了地震对地面及其上建筑物的影响程度。

2.抗震设防要求与抗震设计规范 G503-0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0号现批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为***标准编号为G503-03自发布之日起实行。其中第1.0.3.3.0..3.0.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503-03同时废止。

3.抗震设防技术 目前,主要采用的建筑抗御地震技术有三种:抗震、减震和隔震。“抗震”是通过加强结构的强度和韧性来抵抗地震。传统抗震结构对地震的摇晃有放大作用,而且随高度增加,这就是住在高楼上的人对地震感觉更强烈的原因。“减震”是利用结构耗能减震技术,通过在结构物中设置减震装置,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隔震”则是通过设置隔震层,将地震能量隔离,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直接影响。

4.抗震施工与监管措施 《通知》全文分为明确应用范围、压实各方责任、强化监管措施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参建各方明确了项目应用范围。规定“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新建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广播电视等建筑(以下简称为“重要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防。”

5.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技术规范 近日,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四川省地方标准公告,批准发布了《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技术规范》(D51/T3223-2024)。该标准由四川省地震局归口、提出并监督实施,将于正式实施。据了解,《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技术规范》编制融入了第一次全国自然...

6.双重抗侧力体系与抗震能力 在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筒中筒等双重抗侧力体系中,按多道防线的概念设计要求,墙体是第一道防线,在设防地震、罕遇地震下先于框架破坏,框架是第二道防线,也具有一定的抗侧力能力。砖混结构的抗震能力相对薄弱,因砖石材料本身脆性较大,地震时容易出现裂缝甚至倒塌。一般情况下,砖混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在5级左右。

抗震设防目标是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抵抗地震破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了解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要求、抗震设防技术、抗震施工与监管措施、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技术规范以及双重抗侧力体系与抗震能力等内容,有助于提高我国建筑抗震设防水平。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