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经营罪:解析其定义、法条依据及法律后果
1.非法经营罪的定义
非法经营罪是指行为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实施非法经营活动,从而构成的犯罪行为。具体而言,非法经营活动包括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非法经营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情形。
2.法条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
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明确规定,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的犯罪:
1.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
2.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
3.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
4.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二)违法经营数额与违法所得数额
根据法律规定,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个人,以及非法经营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单位,均应予以追诉。
3.法律后果
非法经营罪属于刑事案件,其法律后果包括:
1.刑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2.情节特别严重: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3.没收财产: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依法没收违法所得和用于犯罪的工具、设备等。4.专家观点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张远煌认为,为防止非法经营罪***性扩张,在罪刑法定原则的指导之下,应对该罪作严格的限制性解释。一方面,应当明确非法经营罪中的“非法经营”仅指那些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另一方面,对非法经营罪的认定应遵循法定程序,确保案件处理的公正性。
5.律师介入
一旦涉及到非法经营罪,首要任务便是尽快委请专业律师介入处理。律师将会深入细致地了解案件始末,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和辩护,争取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