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分类
突发公共事件,顾名思义,是指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对公众安全、社会秩序和***安全造成重大威胁的事件。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些事件,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将其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
1.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危害的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水旱灾害:由于降雨异常导致的洪水、干旱等灾害。
气象灾害:如台风、暴雨、冰雹、沙尘暴等。
地震灾害: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震。
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海洋灾害:如海啸、风暴潮、赤潮等。
生物灾害:如病虫害、传染病等。
森林草原火灾: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森林、草原火灾。2.事故灾难
事故灾难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设备故障等原因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危害的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如煤矿、化工、建筑等行业的事故。
交通运输事故:如道路交通事故、航空事故、铁路事故等。
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如桥梁、隧道、供水、供电等设施和设备故障。
环境污...(由于内容涉及较多,此处省略)3.公共卫生事件
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重大食物和职业中***等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传染病:如传染病疫情、人感染禽流感等。
食物中***:如细菌性食物中***、化学性食物中***等。
职业中***:如工业中***、农业中***等。4.社会安全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是指由人为因素引起的,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造成威胁的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恐怖袭击:如***、绑架、劫机等。
民族宗教冲突:如民族矛盾、宗教冲突等。
群体性事件:如抗议、罢工、示威等。突发公共事件分级
突发公共事件按其性质、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对应的,应急响应级别分为四个级别:Ⅳ级、Ⅲ级、Ⅱ级、I级。
-特别重大事件:指具有极其严重的社会危害,对***安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
重大事件: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对***安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和社会秩序造成较大影响的事件。
较大事件:指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对***安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和社会秩序造成一定影响的事件。
一般事件:指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对***安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和社会秩序造成轻微影响的事件。通过以上分类分级,我国***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