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球和地图
地球形状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稍鼓的不规则球体,其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对地球上的气候、海洋流动等自然现象有着重要的影响。
纬线是连接地球两极的圆圈,它们与赤道平行。纬度是地球表面上某点与赤道的角度,用以表示该点在地球上的位置。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为基准,向北向南各90度。
经线是连接地球南北两极的半圆,它们相交于地球两极。经度是用来表示地球上东西方向的位置,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向东向西各180度。
地球绕着自己的轴旋转,称为自转,同时也绕着太阳公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致了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
地图三要素
地图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方向:通常用指向标或经纬线来表示。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图例和注记:提供地图上符号的含义和相关信息。2.陆地和海洋
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陆地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海陆分布对气候、生物多样性等有着重要影响。
七大洲四大洋
七大洲包括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四大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海陆变迁是指海洋和陆地的相互转换,这种变化是由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3.天气与气候
天气与气候区别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大气层的状态,如晴天、雨天等。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平均状况。
气温变化分布
气温是气候的重要指标之一,气温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纬度、地形等。
降水变化分布
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后降落到地面。降水量的分布受气候类型、地形等因素影响。
世界气候类型
世界上的气候类型多样,常见的有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
4.居民与聚落
世界人口众多,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差异较大。
人种、语言和宗教
世界上的居民分为不同的人种,使用不同的语言,信仰不同的宗教。
聚落是指人类居住的地方,包括城市、乡村等。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地形、气候、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过以上内容的梳理,相信同学们对初一地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寒假期间,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这些内容进行有效的预习,为新学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