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枝大叶”是一个富有形象力的汉语成语,源于绘画技艺的比喻,用以形容工作态度上的不细致、不认真。小编将深入探讨这一成语的来源、含义、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如何在实际语境中运用。
1.成语来源
“粗枝大叶”这一成语出自《朱子语类》卷七八:“《书序》恐不是孔安国做,汉文粗枝大叶,今《书序》细腻,只似六朝时文字。”这里的“粗枝大叶”原指汉文写作不够细腻,如同绘画时树木的枝叶过于简略,不用工笔细致描绘。
2.成语含义
“粗枝大叶”的含义是:绘画时树木的枝叶画得简略,不用工笔细致描绘。比喻工作粗糙,不认真细致,马虎大意。
3.近义词
与“粗枝大叶”意思相近的成语有:“马马虎虎”、“草草了事”等,都表达了对工作不够认真、草率从事的态度。
4.反义词
“粗枝大叶”的反义词是“一丝不苟”,意指做事非常认真,每一个细节都不遗漏。
以下是几个运用“粗枝大叶”的例句:
他处理问题总是粗枝大叶,很少考虑细节。
这份报告粗枝大叶,缺乏深度分析。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不能粗枝大叶,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策划。6.应用场景
“粗枝大叶”这一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工作态度不认真、不够细致的人或事情。在职场、学术研究、日常生活等多个场景中,我们都可以遇到需要用这一成语进行表达的情况。
“粗枝大叶”作为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不仅反映了工作态度的重要性,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细节,避免马虎大意。通过深入理解这一成语的来源、含义和应用场景,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它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