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古人对月亮的深情抒怀
月亮,自古以来就是诗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意象。在无数诗词歌赋中,月亮常常成为诗人寄托思念、抒发乡愁的载体。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以月亮为题,抒发思乡之情的经典古诗。
月光下的思乡之情
月亮永远是故乡的月亮,月亮上有一个故乡。平日思乡之情或已茫茫,月明之夜,尤难为怀,唯有弹琴写意,聊慰相思。我也喜欢月夜弹琴,坐在洒满月光的阳台上,我歌月徘徊,无论在他乡还是故乡,都会有一种思念,一种忧伤,并不为具体的什么,而或是月亮...
杜甫《月夜忆舍弟》: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全诗为:“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表现了作者对家人的思念。月亮其实无处不明,但杜甫却认为只有故乡的月亮才能照亮他的心灵。
季羡林《月是故乡明》:故乡的月亮
《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先生在耄耋之年写下的文章。老先生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自己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作者巧妙地将月亮与故乡、童年、亲情等元素相结合,使文章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传世佳作,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深秋静夜中诗人望月思乡的生动画面,成为了千古传诵的思乡名篇。全诗如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月亮:寄托思乡之情的载体
我国诗人在写诗的时候有一个独特现象,他们喜欢借眼前之景抒发内心的感情,尤好以月亮为题目,遥寄思乡之情。例如,唐代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就借用月亮表现了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月亮成为了诗人们抒发乡愁、寄托思念的重要载体。
在无数古诗词中,月亮都是一个永恒的问题。它见证了诗人们的离愁别绪,承载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感受古人对月亮的深情抒怀,体会那一份跨越时空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