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附子,白附子的别名

2025-03-09 09:05:54 59 0

白附子简介

白附子,中药名,是一种源于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秋季采挖后,除去须根和外皮,晒干而成。白附子在中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祛风痰、定惊搐、解***散结、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中风痰壅、口眼歪斜、语言謇涩、惊风等症状。

1.白附子的别名

白附子的别名众多,包括禹白附、独角莲、鸡心白附、疔***豆、牛奶白附、红南星、野半夏、麻芋子等。这些别名反映了白附子在中医药中的多样性和广泛应用。

2.白附子的药用价值

2.1性味归经白附子性温、味辛、甘,有一定的***性,归胃、肝经。其性温能燥***化痰,味辛能祛风止惊,甘味能解***散结。

2.2功效

祛风痰:适用于治疗中风痰壅、口眼歪斜等症状。

定惊搐:对惊风、抽搐有缓解作用。

解***散结:用于治疗疮***、疔***等。

止痛:对头痛、牙痛等症状有缓解效果。

3.白附子的来源与形态

3.1来源白附子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独角莲在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四川、贵州、***等地均有野生,东北各省、山东、江苏、河南、湖北等地有栽培。

3.2形态白附子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5cm,直径1~3cm。表面白色至黄白色,略粗糙,有环纹及须根痕,顶端有茎痕或芽痕。质坚硬,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淡、麻辣刺舌。

4.白附子的应用与炮制

4.1应用白附子在中医临床中常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中风痰壅、口眼歪斜、语言謇涩、惊风、头痛、牙痛等。

4.2炮制白附子临床常用炮制品为制白附子。炮制过程中,通常采用炒制或蒸制等方法,以降低其***性,增强其疗效。

5.白附子的注意事项

由于白附子具有一定的***性,使用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严格按照医嘱使用,不可自行用药。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过敏体质者慎用。

服药期间,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白附子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在中医药中占有重要地位。了解其别名、药用价值、来源形态、应用与炮制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正确使用白附子具有重要意义。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