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供水条例》是我国关于城市供水管理的重要法规,旨在加强城市供水管理,发展城市供水事业,保障城市生活、生产用水和其他各项建设用水的合法权益。以下是关于该条例的详细解读。
1.节约用水与水资源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六十九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取水的,将面临严厉的处罚。条例强调,节约用水是保障***水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强用水管理、转变用水方式,降低水资源消耗,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用水总量控制与用水强度管理
针对用水总量控制,条例明确指出,人民***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用水定额、经济技术条件以及水量分配方案、地下水控制指标等确定的可供本行政区域使用的水量,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年度用水计划。对用水强度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水资源合理利用。
3.城镇节水降***与非常规水源利用
条例提出,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建立供水、用水管网设施漏***控制体系,支持老旧供水管网设施改造。推动降低建筑运行水耗,严格控制人造河湖等景观用水。在水资源短缺地区,城镇园林绿化应优先选用节水耐旱型植被,采用节水灌溉方式。
4.公共供水与自建设施供水
条例规定,公共供水是指城市自来水企业以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向单位和居民的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提供用水。自建设施供水是指城市的用水单位以其自行建设的供水管道及其属设施向本单位的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提供用水。
5.城市供水管理与使用
从事城市供水工作和使用城市供水的单位或个人,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供水条例》。条例强调,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应坚持市场化、法治化、规范化的原则,确保城市供水安全、稳定。
6.条例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供水条例》适用于我国城市供水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供水设施建设、供水服务、用水管理、水资源保护等。条例的实施,有助于规范城市供水秩序,提高供水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供水条例》是我国城市供水管理的重要法规,对于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深入贯彻条例精神,加强城市供水管理,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的供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