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奇古怪怎么样,稀奇古怪和稀奇古怪

2025-02-24 09:55:32 59 0

成语“稀奇古怪”源自清代文学家邵梅臣的《画耕偶录》,用以形容那些少见、奇异且不同寻常的事物。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1.成语释义

“稀奇古怪”这个成语,其拼音为“xīqígǔguài”,主要由“稀奇”和“古怪”两个词组成。“稀奇”指的是稀少新奇,少而奇特,使人诧异;“古怪”则指明显地异乎寻常,偏离一般,非正常。这两个词汇的结合,形成了“稀奇古怪”这一独特的成语。

2.成语出处

成语“稀奇古怪”的出处可追溯到清代文学家邵梅臣的《画耕偶录》。在这部作品中,邵梅臣用“稀奇古怪,我法我派。一钱不值,万钱不卖。”这句话来描述那些奇特的事物,表达了他对独特个性的崇尚。

3.成语用法

“稀奇古怪”作为一个联合式成语,常作谓语、定语使用。它可以用来形容事物奇特、不同寻常,如“那股强烈的气味,那种陌生的语言,以及许多稀奇古怪的文字写的花里花哨的招牌,叫他头昏眼花。”

4.示例应用

成语“稀奇古怪”在句子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这里用“稀奇古怪”来形容哥白尼对科学的好奇心,突显了他的探索精神。

5.字义分解

“稀”字在“稀奇古怪”中,读音为“xī”,有稀疏和事物出现频率低的意思。而“奇”字则表示奇特、不同寻常。至于“古”和“怪”,分别指古代和奇异,合起来就是形容那些既古老又奇特的事物。

6.成语感情色彩

“稀奇古怪”作为一个成语,其感情色彩为褒义词。它表达了对事物独特性的赞赏和认可。

7.成语结构

“稀奇古怪”作为一个成语,其结构为联合式,即由两个或多个词组合而成,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8.成语解释

成语“稀奇古怪”的解释是指很少见、很奇异、不同一般。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非常特殊和独特的事物,如“他走南闯北,稀奇古怪的人见得多了。”

9.近义词和反义词

“稀奇古怪”的近义词有“离奇古怪”,而反义词则是“平淡无奇”。这些词汇的对比,更能凸显“稀奇古怪”这一成语的独特性。

10.文化内涵

“稀奇古怪”这一成语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反映了人们对于新奇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同时也体现了对个性独特性的尊重和欣赏。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