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食品,假冒食品如何处罚

2025-02-24 09:17:33 59 0

假冒食品,如何严厉打击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假冒伪劣食品事件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对此,我国法律法规对假冒食品的处罚力度不断加大,旨在维护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1.刑事处罚:严惩不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2.民事赔偿:保障消费者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3.行政处罚:重拳出击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将处以等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其所有违法所得将被没收;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对于食品经营者,若能证明其不知道所采购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能如实说明其进货来源的,可以免予处罚,但应当依法没收其违法所得。

4.法律依据:多法并行

我国《食品安全法》136条、《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六条等法律法规,对假冒伪劣食品的处罚进行了明确规定,为打击假冒食品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我国对假冒食品的处罚力度不断加大,旨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对于消费者而言,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积极维权,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至关重要。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