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读后感,不教的教育读后感

2025-02-23 14:20:38 59 0

教育的本质:启发与引导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保持冷静、多体谅包容,多鼓励孩子,不用过度担心,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支持、陪伴和沟通,同时也能找到很多与孩子相处的方法。少一点唠叨,多一点尊重,明白只有和善而富有爱心的教育才能真正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教师的理想形象

一个理想的教师应当是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

教育的真谛:不教的教育

《不教的教育》这一节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是填鸭,而是启发;不是束缚,而是引导。我们需要的是那种能让我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教育,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成长,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教育的目的:完善人格

教育让人本身变得更完美、更强大,使人的情感变得更丰富,理智变得更健全。这样一种主体性的、完善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孔子的教育理念

孔子认为,好的教育应当是主体性的教育。作为中文系的老师,我深知这一理念的重要性。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引导他们自主探索,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教育的减法与减法的教育

谈论教育的减法与减法的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功利主义的取舍。人之为人的机会只有一次,我们应该关注如何让自己的长宽高变好,而不是在比较中超越别人。

成绩与教育的平衡

对于孩子的学习教育,我们不能放松。但个人认为,只要孩子及格或者不要在最后10名就好了,因为孩子走上社会做的事情没有完美的答案。我们不应该为了一点点分数让孩子筋疲力尽。

父母的教育焦虑

当今身为父母的年轻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都特别焦虑。看了《不教的教育》这本书,大家可能会略微减少这方面的担忧。父母真的没必要有那么大的焦虑和担心,孩子有他自己的人生轨迹。

教育的乐趣与自由

教育的乐趣在于引导孩子自主探索,让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正如书中所言,我希望以后的教育能多一些这样的理念,让我们都能快乐地学习,自由地发展。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