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网课平台专项整治启动,构建安全健康的网络教育环境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未成年人接触网络的时间和机会越来越多,网络教育成为提高未成年人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近日,***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1.家长责任:加强家庭教育,提高网络素养
根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第二章第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高自身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教育、示范、引导和监督。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避免沉迷于网络游戏和不良信息。
2.学校责任: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网络素养
学校是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场所,肩负着提高学生网络素养的责任。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网上思想道德建设,强化网上优秀文化产品供给,开展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公益服务,引导未成年人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另一方面,学校要开设专门的法治课程、网络安全教育课程,并定期进行考核,将考核成绩纳入学生的总成绩中。
3.***责任: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
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的监管,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4.专项整治:全面巡查,处置问题
此次专项行动将重点整治短视频及直播平台、社交平台、电商平台等6个环节的突出问题,全面巡查、处置涉及未成年人的违法违规内容。通过强化网络巡查,在“清”上下功夫,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5.提高网络素养:培养良好上网习惯
为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网信办等部门将开展网络安全公益服务,引导未成年人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学校和家庭也要共同努力,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问题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通过此次专项整治行动,我们相信,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将呈现在未成年人面前,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网络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