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标准化建设概况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发布了《关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指导意见》和《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标志着我国农业标准化建设迈向新阶段。以下将详细阐述农业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
1.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特别是设施农业领域。《方案》提出聚焦现代设施园艺、设施畜牧、设施渔业、仓储冷链物流和粮食烘干设施五大领域,深入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
2.农业农村标准化工作协调机制
第五条明确规定,***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建立农业农村标准化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农业农村标准化重大事项,协调标准制定、实施和监督等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3.农业农村地方标准、团体标准限制性要求
对农业农村地方标准、团体标准提出限制性要求,规定农业农村领域***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制定条件,调整了县级农业标准规范的法律地位。
4.标准实施手段创新
突出标准实施手段的创新,鼓励运用信息化等多种手段加强标准宣贯,明确开展试点示范、搭建服务平台、融合运用质量基础设施等。
5.农业工程和工程构件标准
农业工程和工程构件标准涉及农业基本建设中各类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验收,以及农业工程构件等方面需要协调统一的事项。如塑料大棚、种子库、沼气池、牧场、畜禽圈舍、鱼塘、人工气候室等。
6.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是指对农业标准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订的标准。如标准分级管理办法、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等。
7.农业农村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
农业农村标准化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项综合性技术基础工作。农业农村标准化工作应当纳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8.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方案
为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农业农村部、***标准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方案》。方案中提出,乡村建设标准体系初步形成,制修订一批乡村建设***、行业和地方标准,***层面创建示范美丽宜居村庄1500个左右,乡村建设标准体系内容更加科学、结构更加合理。
农业标准化建设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通过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建立农业农村标准化工作协调机制、提出限制性要求、创新实施手段、制定农业工程和工程构件标准、管理标准,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方案,我国农业标准化建设将迈向更高水平,为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