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保障倍数的
利息保障倍数是企业财务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企业偿还利息费用的能力。通过计算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我们可以评估企业在面临利息支付压力时的财务健康状况。
1.利息保障倍数的计算公式
公式:利息保障倍数=EIT/利息费用
-息税前利润(EIT):这是企业的利润总额加上利息费用。EIT=利润总额+利息费用。
分子:息税前利润(EIT):可以通过净销售额减去营业费用来计算。EIT=净销售额-营业费用。
息税前利润(EIT)的另一种计算方式:也可以通过销售收入总额减去变动成本总额和固定经营成本来计算。EIT=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经营成本。2.利息费用的理解
利息费用: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利息费用通常计入财务费用,并不单独记录。作为外部使用者,我们通常难以获取准确的利息费用数据。
3.利息保障倍数的意义
利息保障倍数:这个指标衡量的是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也称为已获利息倍数。它用于评估企业偿还借款利息的能力,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
4.利息保障倍数的计算举例
假设一家企业的净销售额为1000万元,营业费用为600万元,固定经营成本为200万元,利息费用为50万元。则:
-息税前利润(EIT):EIT=净销售额-营业费用-固定经营成本=1000万-600万-200万=200万。利息保障倍数:利息保障倍数=EIT/利息费用=200万/50万=4。
这意味着该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为4,表明其有足够的利润来支付利息费用。
5.现金利息保障倍数
现金利息保障倍数计算公式:现金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付现所得税)/现金利息支出。
这个比率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活动所取得的现金是现金利息支出的多少倍,更明确地表明了企业用经营活动所取得的现金来支付利息的能力。
6.利息保障倍数与财务风险
利息保障倍数与财务风险:一个较高的利息保障倍数表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较低,因为企业有足够的利润来支付利息费用。相反,一个较低的利息保障倍数可能表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较高,因为它可能难以支付利息费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利息保障倍数是企业财务健康的重要指标,对于投资者和债权人来说,了解和分析这个指标对于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