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一环,标志着秋季的正式来临。它不仅是干支历中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更是自然界寒气增长的标志。在这个节气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气温的逐渐降低,昼夜温差拉大,以及水汽凝结成露的景象。以下是关于白露的详细介绍。
1.白露的定义与时间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的第3个节气。根据干支历,白露标志着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在公历中,白露通常在9月7日至9日之间交节。2023年的白露时间是公历9月7日,农历七月廿四,星期五。
2.白露的气象特征
白露时节,天气转凉,温度降低。由于冷空气逐渐转守为攻,白昼虽然有阳光尚热,但傍晚后气温便很快下降,昼夜温差逐渐拉大。白露是全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俗语有“白露夜寒白天热”的说法。
3.白露的气象现象
白露时节,随着天气转凉,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成水珠,这种现象称为露。草木在早晨会披上露水,这是白露节气的典型特征。白露也是秋收的最后阶段,天气对农作物的收获和晾晒至关重要。
4.白露的文化意义
白露不仅是一个自然节气,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杜甫的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点出了白露的两大问题:一是暑气退去、气温转凉,二是临近中秋,引发思乡之情。古人以“四立”表示天文季节的开始,而“至”则是意极、最的意思。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则是季节转换的关键点。
5.白露对生活的影响
在北方,白露这天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白天太阳还很热,太阳下山后,气温迅速下降。夜间空气中的水汽冷凝结成细小的水珠,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形成美丽的露水景观。对于生活在北方的人们来说,白露是一个提醒季节变换,注意保暖和调养身体的重要时刻。
白露是一个标志着秋季来临的重要节气。它不仅是气温转凉、昼夜温差拉大的象征,更是自然界中水汽凝结成露的自然现象。白露不仅影响着农作物的收获,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活的智慧。在这个节气里,我们要注意保暖,享受秋季带来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