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房产归女方,房屋归女方所有与男方无关——解析夫妻房产分割新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女性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家庭在房产分割上倾向于将房屋归女方所有。小编将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案例,为您详细解析夫妻房产分割的新规。
1.婚前或婚内达成房屋给予协议
根据第五条第二款规定,夫妻在婚前或婚内达成房屋给予协议并且已经完成转移登记的,若婚姻存续时间较短且给予方无重大过错,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诉求,将房屋判决归给予人所有。这意味着,如果夫妻双方在婚前或婚后达成协议,明确将房屋归女方所有,并且完成了相关登记手续,那么在离婚时,房屋一般会归女方所有。
2.考虑共同生活及孕育子女情况
司法解释规定,如果婚姻关系存续时间较短且给予方无重大过错,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诉讼请求,判决该房屋归给予方所有,并结合给予目的,综合考虑共同生活及孕育共同子女情况、离婚过错、对家庭的贡献大小以及离婚时房屋市场价格等因素。这表明,在判断房屋归属时,法院会综合考虑夫妻双方共同生活的时间、子女的抚养情况以及离婚过错等因素。
3.房屋属于夫妻一方婚前个人财产
如果房屋属于夫妻一方婚前个人财产,一方父母支付了房屋首付款,出资方子女名下,由夫妻二人共同还贷,则离婚时一般会将房子判归登记方所有,由其继续支付剩余贷款。这种情况下,房屋的归属将根据财产来源和登记情况进行判断。
4.夫妻间约定给予房产
夫妻间约定给予房产的,离婚诉讼时双方对房屋归属或者分割有争议且协商不成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婚姻家庭实际情况,判决房屋归其中一方所有,并确定是否由获得房屋一方对另一方予以补偿。这表明,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可以约定房产的归属,并在离婚时按照约定进行分割。
5.最高法相关负责人举例说明
最高法相关负责人举例说明,比如双方父母的出资比例为2:8,如双方没有明确约定房产归属,具体分割时,一般可以判决房屋归80%出资比例的一方,但是并非一定给另一方20%的补偿,需要在考虑共同生活及孕育共同子女情况、离婚过错、对家庭的贡献大小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照照顾子女的原则进行分割。这表明,在房产分割时,法院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决。
6.一方父母将其房产转移登记至夫妻双方名下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父母将其房产转移登记至夫妻双方名下,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人民法院可以判决房屋归出资方子女所有,并综合考虑婚姻关系存续时间、共同生活情况等因素。这表明,在房产分割时,法院会考虑房产的来源和登记情况,以及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生活情况。
7.男方在婚内将房屋过户给妻子
在实务中,如果男方在婚内将房屋过户给妻子,并在过户过程中明确表示该房屋为妻子个人所有,法院认为,该房屋原是男方婚前个人财产,女方对房屋产权的取得没有贡献。考虑到双方婚姻已存续十余年,结合双方对家庭的贡献等情况,酌定女方可分得折价款120万元。这表明,在婚内将房屋过户给妻子,且明确表示为女方个人所有的情况下,女方可以主张房屋的所有权。
8.婚后父母掏钱给子女买房
婚后父母掏钱给子女买房,房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这种情况下,离婚时房屋的归属和分割将根据财产来源、登记情况以及夫妻双方对家庭的贡献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这表明,婚后父母为子女购买的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需要进行分割。
夫妻房产分割的新规更加注重公平、公正和合理,旨在保障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在处理夫妻房产分割问题时,建议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通过协商或诉讼等方式,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