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画壁》:一段奇幻的奇遇之旅
1.故事背景介绍《画壁》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的篇目。主要讲述了清代朱孝廉与图画中散花天女的离合,表现了凡人向往奇遇的美好愿望和幻境消失的怅然之情。
2.壁画奇遇孟龙潭与朱孝廉在都中偶涉一兰若,殿宇禅舍,俱不甚宽广。孟龙潭顺着老和尚所指方向望去,惊讶地发现,壁画上多了朱孝廉的画像,只见他侧耳伫立,似乎在听老和尚说话。
3.散花天女的形象《画壁》原是《聊斋志异》中的一则故事,用以劝诫世人“人有淫心,是生亵境;人有亵心,是生怖境。”故事中关于散花天女的描述颇生动。“东壁画散花天女,内一垂髫者,拈花微笑,樱口欲滴。”
4.神秘搜查神人来到屋内,来回走动搜查了一番,才出门远去。朱某听到门外还有说话声,不敢出来,心惊胆战的趴了好久,只觉得耳朵里像有鸣蝉在叫,吵得生疼,眼冒金星,茫茫然不知如何是好,只盼着早日离开此地。
5.婚姻的纠葛沈月娇从小娇生惯养,锦衣玉食,自然不想和一个穷书生在一起受苦。但是两家早有婚约,此时解除婚约会被视为见利忘义,坏他们父女二人的名声。所以沈家父女便想了一个借口,让孟龙潭高中状元。
6.道德的启示人有淫心,是生亵境;人有亵心,是生怖境。”(自《聊斋志异·画壁》)人有了淫荡的心,于是产生了轻慢之境;人有了污秽之心,于是产生了恐怖之境。此故事亦揭示了道德的重要性和人性的复杂性。
7.《天宫》的启示聊斋另一篇《天宫》也有讲述:京都人郭生,年二十余,仪容修美。一日薄暮,有老妪送来一坛酒说:“喝了之后自有好处。”郭生酒后大醉,冥然罔觉。及醒,则与一女子并枕卧,一番云雨后...
8.故事的现实意义江西人孟龙潭和一位姓朱的举人一同在北京居住。由此,他们偶然间来到一座寺庙里。这寺庙的大殿和僧舍都不太宽敞,只有一个云游四方的老和尚居住在这里。老和尚看到有香客前来,便向他们讲述了画壁的故事,从而启发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保持道德的底线,追求美好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