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成绩的陆续公布,高考志愿填报工作也即将拉开序幕。为了帮助考生和家长更好地进行志愿填报,小编将为您详细介绍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内容。
1.专业数量及分类
目前,我国本科专业数量超过790个,专科专业数量超过990个。这意味着考生在选择专业时,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2.志愿填报的重要性
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性不亚于高考本身。每年都有因填报失误而导致遗憾的新闻。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务必谨慎。
3.新高考政策解读
新高考改革下,考生和家长需要熟知新政策,避免误区。例如,考生需要了解“院校专业组”和“专业(类)+院校”两种志愿填报模式。
4.查询招生信息要认准“官网”标识
教育部提醒,考生和家长在查询招生信息时,要认准“官网”标识,避免上当受骗。
5.线差分概念
线差分分为考生线差分和高校录取线差分。考生线差分等于考生的高考总分减去批次线,高校录取线差分等于投档线减去批次线。
6.志愿填报资料准备
在填报志愿前,考生和家长需要准备相关资料,如成绩单、身份证等。
7.志愿填报模式
高考志愿填报模式主要有“院校专业组”和“专业(类)+院校”两种。
8.避开填报误区
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要避开以下9个误区:1.过分追求名校;2.盲目跟风热门专业;3.忽视自身兴趣;4.忽视就业前景;5.忽视地域差异;6.忽视专业难度;7.忽视录取规则;8.忽视招生计划;9.忽视志愿顺序。
9.平衡选择
填报志愿不仅是一个按位次对照的机械选择过程,更是一个在分数限定范围内,寻求学校、专业和城市,以及未来可能从事行业等诸多因素之间平衡的过程。
10.结合个人志趣、***需要和社会需求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将个人志趣、***需要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
11.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志愿填报与录取投档方式
目前,已有21个省份正式实行高考综合改革。江西、吉林等7个省份今年是首考,高考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规则也将采取新的模式。
12.地区差异
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要充分考虑地区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考生和家长对高考志愿填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填报志愿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保填报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