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阅读答案,螳螂捕蝉节选

2025-02-15 12:51:00 59 0

《螳螂捕蝉》阅读解析

1.故事背景与寓意

《螳螂捕蝉》是一则古老的寓言故事,讲述的是吴王阖闾与臣子的一段对话。故事中,吴王通过听取臣子的建议,领悟到了“知足常乐”的道理,并停止了无休止的征战。

2.人物分析

*吴王阖闾*:作为故事的主角,吴王阖闾在故事中表现出了深思熟虑、善于纳谏的品质。他通过臣子的点拨,认识到眼前利益背后的潜在危险,最终做出了明智的选择。臣子:臣子在故事中起到了引导吴王认识问题、启发思维的作用。他通过讲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让吴王明白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3.故事情节

1.背景吴王阖闾欲发动战争,臣子劝阻。

2.故事讲述:臣子讲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3.吴王感悟:吴王听后,认识到眼前利益背后的潜在危险,决定停止用兵。

4.参考答案

1.词语解释

⑴要,想要

⑶伸,伸长

2.故事概括

3.故事细节

蝉高踞枝头,鸣叫饮食,却不知螳螂在其后。

4.故事寓意

知足常乐,不要贪图眼前利益,而忽视潜在危险。

5.作者在成长过程中阅读书籍的三个阶段

1.听妈妈讲故事阶段

特点:故事美丽动人,丰富想象力,懂得做人道理。

2.自己阅读连环画、漫画书等阶段

特点:种类逐渐增多,内容逐渐丰富。

3.阅读名著、科普读物等阶段

特点:更加深入,学到更多知识,感受文化魅力。

6.语言文字运用

文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川流不息

C.振聋发聩

D.世外桃源

文中画线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螳螂捕蝉》这则寓言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寓意深刻的道理,向我们传达了“知足常乐”的人生哲理。在成长过程中,阅读各类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生。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