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满江红·写怀》是一首充满激情和爱国情怀的词,表达了岳飞对***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抗金斗争的坚定决心。这首词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岳飞心中的壮志与悲愤,成为***古典文学中的不朽之作。
1.词的背景与创作岳飞抗金的历史背景是这首词创作的土壤。岳飞从湖北出发,计划收复河南河北,再收复东北,进攻方向是东北,而宁夏贺兰山在西北,且岳飞从未去过宁夏贺兰山。尽管如此,他却在词中提到“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这引发了后世对其意图的诸多猜测。
2.词的内容解读《满江红·写怀》的全文如下: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词的开头“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描绘了岳飞内心的激愤和忧虑,以及他身处逆境中的孤独。“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
3.“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意义“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一句是这首词中的亮点,它既表达了岳飞对抗金的决心,也反映了他的壮志凌云。为何要“踏破贺兰山缺”呢?这主要是因为在两宋之际,贺兰山一直是西夏的核心地带,从来都不是金朝的辖境。而在岳飞之前,宋朝人的诗词中就曾经提到过“踏碎贺兰石,扫清西海尘”的诗意。
4.词的艺术特色《满江红·写怀》的艺术特色在于其强烈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意境营造。岳飞用豪放的笔触,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对***的忧虑融入词中,使这首词具有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5.词的影响与传承《满江红·写怀》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传颂。这首词不仅反映了岳飞个人的命运,也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
《满江红·写怀》是岳飞爱国情怀的集中体现,也是***古典文学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