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贾宝玉的文采飞扬
贾宝玉,这位才子佳人中的佼佼者,不仅在《红楼梦》中留下了深刻的文学印记,其文采飞扬的对联更是让人津津乐道。例如,他题写的“沁芳”对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上联“要紧,贴切水字。”(脂评)下联“恰极,工极!”(脂评)这样的对联不仅展示了贾宝玉深厚的文学功底,更让人感受到了对联的魅力。
02.故宫百联的文化底蕴
中华书局出版的《故宫百联》精选了故宫楹帖中的数百副佳作,每一副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弘历自撰的“深心托豪素,怀抱观古今”至今仍有人挂在书斋中,体现了故宫对联的独特韵味。
03.科举考生的自嘲对联
古代科举考试中,有一位考生自嘲地题了一副对联:“四千里盘费花销,故里喜遄归,亏我此番熬过去;十三篇文章草率,今朝休盼望,请君下次早些来。”这副对联既表达了考生对自己考试失利的无奈,又展示了古代对联的幽默与风趣。
04.资福寺的对联与历史
资福寺位于广东东莞,拥有1048年的历史。其对联“北宋访残碑,人去未忘罗汉果;东官标古刹,我来曾吃赵州茶。”不仅展现了资福寺的历史沧桑,更体现了对联与历史的紧密联系。
05.田园诗韵的乡村世界
在十幅对联的引领下,我们走进了那令人心旷神怡的乡村世界。如“渔艇到门青涨满;书堂归路晚山晴。”这副对联精妙地描绘了田园风光,让人感受到那份超脱尘嚣、回归自然的田园逸趣。
06.苏轼的风流才子
苏轼,这位才子佳人中的风流才子,用《莺莺传》里的事儿,拿老了还挺风流的张先开涮。一次,苏轼与秦少游游玩江上,秦观见到岸上有个骑着毛驴、醉得晃晃悠悠的人,就给苏轼出了个上联,展现了苏轼的风流才子形象。
07.乾隆笔下的风雅与智慧
乾隆帝的书房“三希堂”中,有一副对联:“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这副对联体现了乾隆笔下的风雅与智慧,让人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文化魅力。
08.同联部首相同的对联
同联部首相同的对联,经过精心构思,利用偏旁、部首相同的汉字组成。例如,“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客官寓宦官,富室宽容。”这样的对联既有趣又富有创意。
09.烟销池塘柳与炮火连天
烟销池塘柳;炮火连天。这样的对联,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繁华与衰败的鲜明对比,令人深思。
10.邻居与书生的智慧
邻居与书生之间的对联游戏,展现了智慧和机智。上联“黑白难分,教我怎知南北?”下联“青黄不接,向你借笔。”这样的对联既风趣又富有哲理。
11.品酒品茶兼品诗
“品酒品茶兼品诗”,这样的对联不仅体现了生活的艺术,更展示了生活的丰富多彩。
12.少欲少求亦少忧
“少欲少求亦少忧”,这样的对联告诉我们,追求简单的生活,才能拥有更多的幸福。
13.乐山乐水更乐心
“乐山乐水更乐心”,这样的对联表达了人们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于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