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的典故概况
程门立雪,一个源自北宋时期的故事,至今仍被用来形容尊师重道的学子。这个故事讲述了杨时和游酢为了求学,不畏严寒,恭候在程颐门外,直至积雪一尺厚,展现出了对师长的崇敬和求学的心志。
1.杨时与程颐的师生情谊
杨时,北宋时期的进士,对学问有极高的追求。他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后因程颢推荐,转至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杨时虽已四十多岁,学问相当高,但依然谦虚谨慎,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
2.雪中恭候的尊师重道
一天,杨时和游酢去拜访程颐,恰逢程颐正在睡觉。两人为了不打扰到老师休息,又不放弃求学,便选择在门外恭候。大雪纷飞,两人站在雪中,等候程颐醒来。直到程颐醒来,门外的积雪已有一尺厚。
3.程门立雪的典故流传
杨时最终成为天下闻名的大学者,这件事也被作为尊师重道的范例,传为学界佳话。由此演变成成语“程门立雪”,用以赞扬那些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4.程门立雪的文化意义
程门立雪的故事,不仅体现了杨时对程颐的尊敬,也反映了北宋时期学者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宋室南迁后,文化中心也随之南移,二程的弟子们将这一精神带到了南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程门立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程门立雪作为福建省三明市民间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于2018年7月入选三明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典故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6.程门立雪的现代启示
在今天的社会中,程门立雪的故事依然具有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无论在哪个时代,尊师重道都是一种美德。它也激励着我们在追求学问的道路上,要具备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程门立雪的故事是一段尊师重道的佳话,它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铭记这一典故,将其精神发扬光大。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