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临近,家长们的心情既紧张又充满期待。不法分子也趁机浑水摸鱼,利用家长和考生们的焦急心理,实施各种诈骗套路。为了帮助大家识别和防范这些诈骗行为,以下是一些高考后常见的诈骗套路及防范方法。
小折扣、小礼物引诱扫码
诈骗分子常以小折扣、小礼物为诱饵,引诱考生或家长扫码。一旦扫码,就可能泄露个人信息,成为诈骗者手中的“羔羊”。
谨慎添加好友;不轻信免费领装备
不要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对于“免费领取装备”、“低价充值”、“高价收购”等说辞保持警惕。这些往往是诈骗的幌子。
不轻易扫陌生二维码、点击未知链接
陌生二维码和链接可能含有病***或***意软件,点击后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或财产***失。在转账汇款前,一定要多方核实,谨慎操作。
谨慎对待自称客服的电话或短信
对于自称客服的电话或短信,要谨慎对待,切勿泄露银行卡账号、户名、动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
游戏类诈骗:买卖游戏账号
诈骗分子会在游戏平台的聊天系统或社交软件游戏群发布收购游戏账号的广告,以“高价、便捷、第三方平台担保”等信息诱骗受害人,当受害人充值完成后,又以各种理由拒绝交易。
谎称有“补录名额、内部指标”
这种骗局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不法分子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还有些不法分子会谎称有特殊渠道可以购买“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以此骗取考生和家长的钱财。
提前查分骗局
骗子利用家长焦急等待的情绪,高考结束后,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一个网址链接。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后,便会迫不及待点开网址链接,导致手机被植入盗取信息的***意软件。
网络交友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网络社交工具,与被害人发展恋爱关系、婚姻关系等方式,以虚构各种生活困难、购买礼物等理由诱导被害人转钱实施诈骗。
花钱可更改高考成绩
每年高考后,就有骗子在网上散布可通过“黑客”进入高招办系统,修改高考成绩的信息。部分考生和家长一时脑热就信以为真,并向骗子转去高价“服务费”,最后被骗子拉黑。
警方提醒:正规途径查询成绩
警方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高考成绩查询只能通过官方渠道进行,切勿轻信非官方途径。正规的查分渠道会确保个人信息安全,避免上当受骗。
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
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包括“提前查分”、“内部指标”、“录取占位费”、“高考补助金”等。骗子会利用各种手段,诱导考生和家长转账汇款。
转账时,一定要谨慎!!!
在进行转账操作时,一定要谨慎,确保交易安全。一旦发现诈骗行为,立即报警,并寻求警方帮助。
通过以上防范措施,相信大家能够在高考后避免掉入诈骗的陷阱。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高考学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