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廷隐墓出土乐舞俑:探寻千年前的艺术瑰宝
河南禹县白沙元符二年赵大翁墓的考古发现
在河南禹县白沙元符二年(1099)赵大翁墓(1号墓)后室的北壁,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幅半启门的砖雕图,这是此类图像中最为著名的一例。该墓后室北壁(正壁)用砖砌出一假门,在两扇门扉之间,一圆雕的女子面南而立。由于门的缝隙有限,我们只能看到她大半部的脸和身体,她处在一种优雅的舞蹈姿态中,透露出古代艺术家的高超技艺。
河南博物院与卢森堡文物精品展
2024年3月,“小而美——卢森堡文物精品展”在河南博物院开展。这次展览不仅展示了卢森堡的文物精品,更促进了中欧之间文明的交流与互鉴。文博界人士期待双方开展更多合作,共同推动文化交流。
商代晚期青铜器“妇好”鸮尊
“妇好”鸮尊是商代晚期的青铜器,通高46.3厘米,重16千克。1975年,这件珍贵的文物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鸮尊整体为一昂首挺胸鸮形,鸮小耳高冠,圆眼宽喙,双翅并拢,粗壮的两足与下垂的宽尾构成三个支点。鸮颈后有鋬,头部后面开了一个四分之一的圆形口,为吹奏乐器。
唐玄宗时期军事将领鲜于庭诲墓葬出土骑驼乐舞俑
骑驼乐舞俑出土于鲜于庭诲(公元660-723年)的墓葬,他是唐玄宗时期受重用的一位军事将领。这件乐舞俑展示了当时娱乐与流行文化。五个乐师挤在骆驼鞍上,两侧垂下宽大而色泽鲜艳的布料,生动地再现了古代乐舞场景。
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埙
埙是我国最早的吹奏乐器之一,这种埙以出自安阳殷墟的陶埙为蓝本。古书曾记:“伏羲氏灼土为埙”,说明这种陶土烧制的乐器出现在三皇五帝那遥远的年代。这里介绍的埙呈倒置的螺形,顶端有一圆形吹口,为五音孔埙,近低处一面有倒品字形音孔3个,另一面有1个圆形音孔。
博博会洛阳展区的新文旅理念
本届“博博会”洛阳展区紧扣“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新文旅理念,带来了龙门力士手机气囊支架、马球俑冰箱贴、古墓寻龙记研学系列产品等文创佳品。洛阳博物馆以富含自身特色的文创产品参加本次大会,如朱颜镜、国色天香主人杯系列等。
河南銅川市呂家崖附近的漆水河岸出土的陶器
1973年,在銅川市呂家崖附近的漆水河岸,一位农民干农活时从地里刨出了一件造型独特的陶器。农民用水洗去上面的泥土,发现陶器上有独特的纹样。1974年,了解相关资料后,这位农民意识到这件陶器的珍贵。
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博物馆新馆
在河南安阳,洹河之畔,青铜大鼎造型的殷墟博物馆新馆矗立岸边,和殷墟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望,馆体上方“大邑商”3个甲骨文字格外醒目。这里展示着丰富的殷墟文化,为人们了解古代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