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降温费标准详解
随着夏季的到来,高温天气对劳动者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的影响日益凸显。为了保障职工在高温天气下的权益,我国各省市纷纷制定了防暑降温费标准。以下是针对不同地区和行业的防暑降温费标准的详细解读。
不同地区的防暑降温费标准
1.北京市:根据规定,从事室外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可获得120元防暑降温费,室内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90元。企业发生的上述费用可在限额内据实扣除,超过规定标准都需要作纳税调增。
2.广东省:广东省的防暑降温费标准较高,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50元。如按照规定需按天数折算高温津贴的,每人每天13.8元,发放时间为6月-10月。
3.天津市:天津市的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都能领到防暑降温费。具体标准为每人每月300元,全年按6月、7月、8月、9月共4个月计发,不得用清凉饮料等冲抵防暑降温费。不同行业的防暑降温费标准
1.室外露天作业:依据鲁人社字﹝2021﹞61号文件规定,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300元;其他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80元。全年按6月、7月、8月、9月共4个月计发。
2.室内高温作业:没有防暑降温设备或有防暑降温设备但达不到降低工作场所温度效果的室内劳动者每人每小时(含加班加点)1元。
3.高温津贴:高温津贴标准共分按月补贴和按高温工作日补贴两种方式。执行月补的8个省份可以按照金额分为四档,江苏、浙江和湖南最高,补贴为160元。防暑降温费与高温津贴的区别
1.性质不同:防暑降温费属于职工薪酬,高温津贴则是补偿职工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的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津贴。
2.发放条件不同:防暑降温费在夏季高温期间发放,而高温津贴则根据工作性质和温度要求发放。
3.计算方式不同:防暑降温费按照月度或年度计算,高温津贴则根据高温工作日或温度要求计算。各地防暑降温费标准的制定依据
我国各省市制定的防暑降温费标准,主要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地方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例如,河北省在2015年制定了夏季高温津贴试行标准,依据该标准,从事室外露天作业的劳动者每人每小时(含加班加点)1.5元。
了解不同地区和行业的防暑降温费标准,有助于企业和职工在夏季高温期间维护自身权益。企业在发放防暑降温费时,应严格按照当地规定执行,确保职工在高温天气下的工作和生活安全。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