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探寻历史的真相
1.《魏晋南北朝史》的创新与贡献《魏晋南北朝史》是王仲荦先生的代表作,该书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系统地研究了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在断代史研究范式、基本架构以及史论模式上进行了全新探索,成为断代史的经典之作。新***成立后,以作史闻名的史家多专注于通史性著作的撰写,追求《史记》式的宏大叙事,而王仲荦先生则以这部作品展现了他在断代史研究上的独特成就。
2.《中华文化史》中的“文化”与“文明”辨析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版的《中华文化史》中,王仲荦先生对“文化”一词进行了长篇考释,并兼及“文明”。他指出,时下通用的“封建制度”是一个需要特别加以辨析的概念,因为它的含义既大异于古来惯称的“封建”,也颇不同于西方史学界对“封建制度”的理解。
3.唐五代史在《资治通鉴》中的价值唐五代离宋近,大量原始材料还存世,因此唐五代史是《资治通鉴》中最具价值的部分。历来研究唐五代史的学者,都将《资治通鉴》视作必读之书。范祖禹为这一部分的成书做出了重要贡献,使得《资治通鉴》成为研究唐五代史的重要资料。
4.李慈铭日记的价值李慈铭的日记备受学界青睐,一方面在于李慈铭本人的名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日记本身的内容和价值。卢敦基指出,日记中记录了他的大量读书札记,仿《四库全书总目》之例,撰写了《李慈铭日记总目》。
5.段德昌的革命历程段德昌,字裕后,号魂,1904年出生于南县九都山。他于1922年考入长沙雅各中学,1923年因父病回乡。1924年,与何长工、欧阳笛渔等在华容创办新华中学,秘密从事革命活动。1925年五卅惨案后,和南县进步青年发起组建“青沪惨案南县雪耻会”,掀起了南县反帝爱国主义运动高潮。
6.《明文海》的问世明文三种”编成后,至今没有现代整理本。普通读者想要阅读、使用,十分不便。2023年3月,由黄灵庚、慈波两位教授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明文海》问世,改变了这一局面,实在是学界、读者之福。
7.农民运动的领导者——***1926年2月,***受***的派遣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聆听了***的教诲,并到海陆丰参观学习,列席当地农民代表大会和群众大会。9月,他回到河南,任中共杞县地委民运部长,秘密发展农民协会会员,建立农民协会;同时以办夜校等形式,将红枪会转化为革命武装力量,至豫东农民暴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