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是我国针对市场垄断行为进行规范的重要法律。该法旨在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一、垄断协议
1.垄断协议的概念垄断协议,又称卡特尔,是指经营者之间通过协议、一致行动计划或其他合同等形式,相互约束各自的经济活动,在一定交易领域内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2.垄断协议的类型
横向垄断: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达成的旨在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其他协同行为。
纵向垄断:经营者之间达成的,涉及商品或服务的购买、销售、生产、分配、运输等方面的协议。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1.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定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利用其市场优势,排除、限制其他经营者参与市场竞争的行为。
2.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表现形式
擅自提高商品或服务价格;
擅自降低商品或服务价格;
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
附加不合理的交易条件;
剥削交易相对人。三、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1.经营者集中的定义经营者集中是指经营者通过合并、收购、合作等方式,形成市场支配地位或增强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2.经营者集中的审查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经营者集中达到***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四、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1.滥用行政权力的定义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是指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
2.滥用行政权力的表现形式
地方***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
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经营者从事正常经营活动;
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经营者参与市场竞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经营者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不得从事垄断行为,共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