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教育,留守儿童教育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选择将子女留在农村,而父母则外出打工。这一现象导致了一群被称为“留守儿童”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小编将基于调查报告,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进行深入剖析。
一:家庭教育缺失,影响孩子成长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行为养成教育方面严重缺乏。在学校,表现为学习没有计划性,学习兴趣不高,拖欠或不作家庭作业;不大遵守校规校纪,自由散漫。家庭教育是影响人一生的至关重要的教育。儿童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良好的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
二:教育状况堪忧,学习成绩不稳定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是1550.56万。而另一项来自武汉大学***乡村治理中心的调研则发现:40.4%的留守儿童有自己的专属手机,49.3%的留守儿童会经常使用手机。在xx个乡镇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学习均存在这样的问题,即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监护人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教育帮助不够。调查中发现,83%以上的监护人没有参加过家长会,13%的监护人偶尔辅导孩子学习,仅有10%的监护人和老师联系。从而致使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时好时坏,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
三: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心理问题值得关注
留守儿童是***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地离开。问卷调查显示,在此次接受调研的留守儿童中,每天与父母沟通一次以上的占56.3%,一周两到三次的占21.3%,数据显示父母对留守儿童的日常关注度较高;其中52.5%的父母每天回家,但仍有12.5%的父母每周只回家一次。
四:关注留守儿童,共筑美好未来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部门应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学校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社会各界要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让留守儿童在阳光下健康成长,共筑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