遑论是什么意思,遑论是什么词
随着汉语词汇的丰富和演变,有些词汇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字面本身,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遑论”这个词语的起源、含义以及它的使用场景。
词义溯源:遑的演变
“遑”这个字,其本义是“急迫”。在古代汉语中,它还与“惶”通假,具有“恐惧”的含义。《三国志·虞翻传》中就有“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遑遽”的记载,这里的“遑遽”形容的是一种匆忙不安定的样子。
汉字构造:遑的部首与笔画
“遑”字的部首是“辶”,表示行走的意思,这也与其本义“急迫”有所关联。该字的笔画结构为:辶(偏旁部首)+黄(声旁),总笔画数为12画。这种构造反映了汉字的象形和声韵结合的特点。
遑论的含义
“遑论”作为一个成语,读音为“huánglùn”,其意思是“不必论及;谈不上”。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表达某种情况已经到了无法讨论或讨论无益的地步。例如,《三刻拍案惊奇》中提到的“仲达闻阵而惕惕,子丹望风而遑遑”,这里的“遑遑”就是形容惊慌不安的样子。
使用场景与例句
“遑论”的使用场景非常广泛,尤其在文学、历史记载以及日常交流中都能见到。以下是一些例句:
-例句1: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谈盈利已经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遑论扩张了。(表示盈利的可能性极低)
例句2:他的学问已经足够深厚,遑论其他,连一些年轻学者都自愧不如。(表示某人的学问已经非常卓越)
例句3:在这样的困境中,遑论个人的幸福,连生存都成了问题。(表示在极端困境中,连基本的生存需求都难以满足)词语演变与引申
“遑论”的演变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引申义。例如,“遑论”有时也用来表示“来不及”或“无暇顾及”的意思。在古代文献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用法。
“遑论”这个词语,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且在现代汉语中依然具有重要的表达作用。了解它的起源、含义和使用场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