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流程,施工管理流程顺序选择怎么做
施工管理流程是确保建设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以下将详细介绍施工管理流程的顺序选择方法,帮助您更好地进行施工管理。
1.施工总体顺序原则
施工总体顺序应遵循以下原则: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围护;先主体、后装修;先土建、后专业。这意味着在施工过程中,应先完成地下工程,如排水、管道等,然后进行地上结构施工,如框架、墙体等。
2.主体工程施工顺序
主体工程自下而上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室内装修采用自上而下的流向,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3.专业分项工程与土建工程同步
水、电、电梯和设备等各专业分项工程在结构阶段配合结构施工做好预埋及预留的同步作业。这些专业分项工程与土建工程穿插进行,以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4.施工阶段注意事项
在砼施工时,施工员需留置试块两组,每组三块。试块成型日期为砼施工日期。在试块成型日期后550至600度之间进行送检。标样试块需在28天后进行送检。
5.施工细节规范
1.顶板木方间距应为200mm,此处间距为方木中心间距,排布应均匀。
2.主体拆模后,楼层材料清理,混凝土缺陷修补及处理。
3.止水层预留洞封堵做卷材防水。
4.楼梯间处采用镀锌钢板做导流槽。6.施工人员管理
建立健全的人员管理制度,包括人员进出登记、安全教育、技能培训、绩效考核等。新进场工人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7.施工前期管理
施工前期,需要组织召开施工部署会议,明确施工方案、施工进度、施工材料、施工队伍等。
8.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准备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一般包括:组建施工的管理体系、熟悉和审核施工图、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材料准备、确定施工班组、资料报批等。
9.财务管理制度
在建筑行业,一套严谨的财务管理制度与流程图是确保项目成功、资金安全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施工管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项目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