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阋墙什么意思,兄弟阋墙的典故出处

2025-02-24 21:46:50 59 0
兄弟阋墙”是一个源自***古代成语,用以形容兄弟之间的纷争和内斗,虽然内部有矛盾,但在面对外部敌人时仍能团结一致。这个成语的出处和故事背景丰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1.成语的由来

成语“兄弟阋墙”的由来,最早见于《诗经·小雅·棠棣》一诗:“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这里的“阋”指的是争吵,“墙”则是指家庭内部,整个句子意味着兄弟虽然在家中争吵,但面对外来的侮辱或挑战时,却能团结起来共同抵御。

2.成语的历史演变

在历史的长河中,“兄弟阋墙”这个成语经历了多次演变。从《诗经》中的文学表达,到后来的历史记载,这个成语逐渐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含义。例如,在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就多次出现了类似的表达,用以描述兄弟间的纷争和团结。

3.刘敬与“兄弟阋墙”

在《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中,刘敬的故事与“兄弟阋墙”有着密切的联系。刘敬本姓娄,后来被刘邦赐姓刘。他在公元前202年途经洛阳时,面对兄弟间的纷争,展现出了极大的忠诚和牺牲精神。这个故事成为了成语“兄弟阋墙”的生动例证。

4.庞涓与孙膑的“兄弟阋墙”

另一个与“兄弟阋墙”密切相关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庞涓和孙膑都是兵法大师孙武的后代,两人曾是师兄弟。庞涓回到魏国后成为将军,他邀清师弟孙膑来魏国,但后来因为嫉妒孙膑的才华,而设计陷害他。这个故事展示了“兄弟阋墙”在个人命运和******中的影响。

5.“兄弟阋墙”在历史事件中的应用

在历史事件中,“兄弟阋墙”的成语被广泛运用。例如,在三国时期,孙权和曹操之间的纷争,以及东吴和蜀汉的关系,都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尤其是在孙权偷袭荆州的事件中,吕蒙的行为被视为背弃盟约,而“兄弟阋墙”则被用来描述这种内部纷争。

6.“兄弟阋墙”的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兄弟阋墙”这个成语仍然具有深刻的内涵。它提醒人们,即使在家庭、团队或***内部存在分歧和矛盾,在面对外部挑战时,也应保持团结,共同应对。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兄弟阋墙”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告诉我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团结一致都是战胜困难的关键。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应当铭记这一道理,共同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努力。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