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是一门揭示人类历史与文化的科学,而确定出土遗迹和遗物的年代是考古研究的重要基础。在众多测年方法中,古地磁年代测定法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考古学家们不可或缺的工具。
岩石与剩余磁性
岩石在形成过程中,会吸收周围环境的磁性信息,这种磁性被称为剩余磁性。这种剩余磁性可以反映岩石形成时的地球磁场方向和强度。通过对不同时代岩石剩余磁性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地球磁场的极性大约每40万年发生一次反转。
古地磁极性变化
利用岩石的剩余磁化方向作为标志,考古学家可以将古地磁的极性变化按时期排列起来。这种方法被称为古地磁年代测定法。通过对8000万年以来不同时代岩石的剩余磁性研究,我们可以建立起地球磁场变化的年表。
古地磁年表与测年
古地磁年表记录了地球磁场的变化,包括极性反转的时间点。通过分析样品中的磁性微粒方向和地磁北极的位置,我们可以根据古地磁年表来确定样品的年代。
古地磁极(aleomagneticole)
古地磁极是通过测量某一地质年代岩石的剩余磁化强度的方向所确定的。为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岩石标本在时间的分布上应有一定的代表性,且在时间分布上代表的阶段应大于10^3年。
泰利埃方法与古地磁场强度测量
古地磁场强度的测量方法是30年代由法国人泰利埃(Thellier)最先确立的。这种方法适用于热剩磁标本,被称为“逐步加热”法。其基础是岩石“部分热剩磁定律”,即岩石在T0(室温)至T1(某一特定温度)的温度范围内,其剩余磁化强度会发生变化。
正极性世与负极性世
在古地磁年代测定中,存在正极性世和负极性世。正极性世与现在地磁极性相同,而负极性世则是与现在相反。通过研究这些极性世的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磁场的历史。
古地磁年代测定法是考古学中一种重要的测年方法,它通过分析岩石的剩余磁性,揭示了地球磁场的变化历史,为考古学家提供了宝贵的时间线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古地磁年代测定法将继续在考古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