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王昌龄,采莲曲王昌龄解释诗意

2025-02-23 15:52:09 59 0

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采莲少女与荷花共舞的美丽画卷。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少女的青春活力,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1.原诗赏析

《采莲曲》唐代: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释义: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2.“觉”字解析

在《采莲曲》中,“觉”字的意思是“察觉”或“发现”。这里形容采莲女子在荷塘中与自然融为一体,直到歌声传来,才让人察觉到她的存在。

3.采莲少女的青春形象

当采莲少女笑语盈盈,脸颊旁的芙蓉也好像愈加娇艳,这便是芳华,它就犹如少女的脸庞,既清新又明艳。

4.江南水乡的欢乐场景

来自吴地、越地、楚地的美艳女子们,竞相划动着采莲的小船,在嬉戏中溅起的水花打***了她们的衣裳。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女子采莲的欢乐场景,展现了不同地域(吴、越、楚)的女子的独特魅力。

5.莲花的文化内涵

“莲花”自古以来多少文人雅士美言赞誉、妙章颂扬,亭亭玉立如仙子,临风深藏君子心,呈世间以赏心悦目、美妙遐想,示世人以淡泊名利、大气包容。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竭力推崇,痛快淋漓彰气节,以物喻人昭正风。

6.王昌龄的边塞诗篇

王昌龄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多首爱国诗篇细致描绘了边塞的壮阔风景和戍边将士的爱国情怀。这与他在这首《采莲曲》中所展现的自然之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同样流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