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房产分割,婚后房产分割的8种情形
在我国,婚后房产分割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婚前财产还是婚后财产,一旦涉及到房产分割,都涉及到夫妻双方的权益。以下是婚后房产分割的8种情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婚前个人财产
婚前购买的车辆、房屋,都是个人财产,不因结婚发生改变。婚前取得,婚后办理产权证明的也是个人财产,比较典型的是婚前购房,婚后办理的房产证。
2.因受伤获得的赔偿或补偿
因受伤获得的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属于个人财产不会被分割。
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也属于个人财产,不会在离婚时被分割。
4.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
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不动产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
5.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挥霍夫妻共同财产
夫妻一方可请求分割共同财产的第一种情形为: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
6.父母在婚后赠予子女房产
若父母在婚后赠予子女房产,且未通过公证方式明确指定赠予对象时,该房产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这意味着,在离婚时,该房产将按照共同财产的原则进行分割。
7.婚后房产分割比例的确定
婚后房产分割比例的确定主要依据夫妻双方的协商结果、出资贡献、婚姻期间的表现(如过错情况)等因素。如果双方能达成协议,则按协议执行;若协商不成,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判决,通常会考虑房产的购买资金来源、还贷情况、双方经济状况及子女抚养权等因素,力求公平合理。
8.婚后双方出资取得房屋产权
婚后房产分割比例的确定主要依据夫妻双方的协商结果、出资贡献、婚姻期间的表现(如过错情况)等因素。如果双方能达成协议,则按协议执行;若协商不成,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判决,通常会考虑房产的购买资金来源、还贷情况、双方经济状况及子女抚养权等因素,力求公平合理。
以上就是婚后房产分割的8种情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处理婚后房产分割问题时,夫妻双方应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妥善处理。